谈谈工作压力

前言:
  过去我不相信工作压力大会导致胸闷、头痛、胃疼、失眠等症状,直到经历过才知道。有时候太认真不好,要学会放弃和适应,不要什么都想去改变。没人愿意轻易承认自己的缺点并作出改变,再差的环境和制度背后也会有拥护者。

1 工作中会出现哪些矛盾

  婴儿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而一个成年人大部分时间是在公司。陪伴你最多的不是家人,而是你的同事和领导,这就是现状。成年人在这样一个“环境”长期存在,和很多人有必要往来,必然需要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必然需要熟悉这个“圈子”的范围和规则。

1.1 和上级之间

  上级一般只在有“事”(通常不会是好事)和有“锅”时找你,所以作为下属收到上级传唤难免会收紧心弦。上级交代的事有时让你无法理解,做一件你不赞同的事会让你很不爽,但是领导往往不会给出过多解释,也许他深思熟虑过也许只是拍脑袋想的。总之当领导向你安排事情做时,至少会面临三个问题:

1、如何去客观地评价领导交代的事合不合理?
2、对于不合理的安排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3、控制好度。不要过多否决,也不要打包票甚至加戏。

1.1.1 如何去客观地评价领导交代的事合不合理?

  也许有的人认为领导安排的事不论对错,埋头听令做就行。做不做和有没有自主判断是两回事,我们不是打工的机器,需要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比如如果让你来当领导你会如何决策?也要考虑现在的环境是否适合自己长期发展,比如遇上没有能力的领导。所有,有自主判断是很重要的,但是意见不同不意味着一定要和领导怼起来。
  上级给下级安排事情,实际是对下级提需求由下级去实现的过程。那么领导的需求是哪里来呢?是客户。如果客户提了某个要求,领导也同意了并安排给你,你认为不合理,那大概率是你的问题。客户代表的是市场需要,领导考虑的是经济价值,你考虑的是技术实现,如果技术上可行那么你就应该尽量克服其他困难去完成它。如果没有市场需求只是领导自己拍脑袋想的,而技术实现不了或较难,这种情况下大概率是领导有问题,任何不考虑市场需求的研发都是瞎折腾。

1.1.2 对于不合理的安排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就像”常识”那样,对于上级不合理的安排我也建议你尽量容忍它,因为你的涨薪和升职掌握在上级手里,不要相信有对下属完全客观的领导,该迎合就迎合,该拍马屁就拍马屁。如何不合理的安排一次又一次,难以容忍怎么办?这种大概率就是遇到了没有能力的领导,他的决策通常都是拍脑袋决定的,建议趁早考虑新的环境吧,因为继续待着只会耗费你的前途。
  上级提需求时通常给的需求信息都很少(大概率领导自己也不详细了解),剩下的要靠你自己“机灵”了,需要把握好事情的方向,通过一些渠道和旁路方法不断地检查自己做的是否符合领导的预期要求,特别是领导的预期也会变化但不会再额外通知你。所以领导的需求往往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完成。

1.1.3 控制好度。不要过多否决,也不要打包票甚至加戏。

  对于上级安排的任务,不合理的情况下不要太直白的表达不满意见,因为领导也有个人情绪,不要过多的否定,领导通常不会先怀疑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会先怀疑你,认为你在找借口或唱反调。当然也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要过高的评估对项目的完成度,因为一旦你把预期提的太高很可能失望最大,自己对于要求自己加码更不可取了,可以用行动对结果加码,但是不要在前期评估时给自己过多的压力。

1.2 和下级之间

  和下级之间要切忌用争吵和情绪化的方式沟通,即便下级有各种个人问题也不要争吵,我甚至建议你不要直接戳破下属的个人问题。下级可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办事效率低、上班摸鱼划水严重、事情总是把握不到重点、工作态度不端正等,学会“因地制宜”管理每一个下属,这里的“地”指的是每个下级的个人各色。每个下属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通常新员工积极性强,配合度高,但是缺乏经验和能力有限;而老员工则积极性差,但是经验和能力丰富。作为领导需要充分了解每一个下级的特点,不论优点或缺点,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有些领导总想站在说教者的角度,避开优点不见总盯着别人的缺点,想要“帮”其改正缺点,往往会搞僵和下属的关系,增加下属的不满情绪,最后不爽就离职走人了。其实大家都是成年人,下级有清楚自己存在哪些问题,如有必要请务必用更温和的方式去提醒。作为上级不要想着你能改变所有人,能培养“完美”的下属,请用综合的眼光去评判,“因地制宜”的管理人才,发挥各自的长处,包容和理解他们的缺点。总之,批评需要谨慎。
  这些也是我最近当领导犯的一些错,我站在说教者角度一一严厉指出它们的缺点,虽然我指出的问题是对的,但是最终没有换来下级的太多的改善和理解,反而增加了它们不满和抵触情绪,工作效率进一步降低,甚至减少了沟通的机会。在此总结提醒自己。

1.3 为什么做了很多别人都觉得你做的少?

  你真的做了很多和别人感觉你做了很多是两会事。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种矛盾呢?

前期对项目评估过于乐观,实际做起来没那么简单,而且没有及时将项目实际状况反馈给其他人员。
项目中期一直在改需求或增加需求,导致实际要做的超过预期,而且没有及时将项目实际状况反馈给其他人员。
个人工作效率低下,无用功太多,或者简单问题被复杂化。
沟通不到位,没有正确理解需求,项目进行了错误方向。
公司管理混乱,有多个“领导”的任务要应对。
认为你做的少的人,对你做的事情缺乏了解,被他误判。

  说白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沟通,当项目有变化时,要将这么多项目中每个相关人员都通知到位的最有效方法就是邮件了,一封邮件能“赌上”很多猜疑的嘴,最好的办法就像很多大公司那样,发送每日工作进展,每天都发给这些人看,虽然有被“监视”的感觉但少了很多别人的误解和委屈,工作心情也能好点。
  很多时候你命名努力付出很多,缺换来领导和同事的猜疑让人心累,所以将自己的工作透明化是必要的。上面的第5点是我最近遇到的。因为在小公司管理比较混乱,我既要接收几个产品经理的出货项目,又要接受研发内部由研发老大安排的任务(几款芯片选型),然后老板还会跳过我的领导直接给我安排任务(研究一款竞品笔的技术以及是否抄袭我们)。每个领导都认为只交给你一件事,都认为你应该尽快处理他的事,但9106的辛苦加班最终换来批评后真的很“崩溃”,明明已经很努力了。这是我这段时间遇到的一个问题,学习之前在大公司的经验坚持发日进展后就很少有这些误会的猜疑了。

1.4 加班太多没有私人时间

  谁都知道要劳逸结合,生活和工作同样重要,包括你的老板也非常清楚,但公司不会可怜你。在深圳特别是IT行业996非常普遍,而我现在每天几乎都是晚上10点才能下班,这就意味着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外都在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娱乐。这种高压的生活我已经持续超过一年,身体开始出现胸闷、头痛、胃疼、失眠等症状,一定要学会利用有限的时间去尽可能的调节自己,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996不是福报,公司不是家,它不会拿你当亲人。

1.5 收起锋芒,学会普通。你大声的争论,旁人在偷笑

  在公司尽量避免去和领导同事过于激烈的争论,不管你和谁争论,在旁观者看来显得你处理不好同事关系,谁对谁错有时候不重要,提一个建议可能它更好,但是别人可以选择接受也可以选择不接受,如果别人显然是不愿意接受的,你再着急在激烈的讨论通常也不能说服别人,引起别人更激烈的反驳,所以点到为止很重要,察言观色很重要。不要把自己当成公司的“军师”,就算你的建议是最优,并不代表别人一定要按你的做,可以提出意见,但要学会察言观色,会停止和让步,强扭的瓜不甜,强让别人接受即便意见被采纳也失去了人际关系和理智友善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