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基础语法(七)——动词
英语基础语法(七)——动词
前言:
动词是英语中最重要的实词之一,一般在句中充当谓语成分。
1 什么是动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状态的词称为动词。动词在句中一般充当谓语。动词大致可分为四类:实义动词、系动词、情态动词、助动词。动词还有五种变化形式:原形、原形 + s(es)、现在分词、过去式、过去分词。
2 动词的分类
2.1 按照句中的功能,动词可分为四类
种类 | 用法 |
---|---|
实义动词 | 表示行为、动作或状态的词。它的词义完整,可以单独作谓语。 |
系动词 | 表示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的词,它本身有词义,但不能单独作谓语,其后必须跟表语。 |
情态动词 | 表示说话人的能力、语气或情态等,本身虽有意义,但不能单独作谓语,必须与行为动词(原形)一起作谓语。 |
助动词 | 自身没有词义,不可单独使用,须与主要动词一同作谓语,表示一定的时态、语态、句子的否定和疑问等。 |
有些动词是兼类词,既可作实义动词,又可作系动词。另外,be还可以用作助动词。他们的用法不同,词义和句型结构也有所不同。
2.2 按是否受主语(人称和数)以及时态方面的限制,动词可分为两类
- 限定性动词(也称谓语动词):在句中一般充当谓语,有词性变化。
- 非限定性动词(也称非谓语动词):在句中不用作谓语的动词,没有词形变化。
不定式to learn不受主语的限制,没有词形变化,是非限定动词。
英语中共有三种非限定性动词,分别是:动词不定式、动名词以及分词。
2.3 按照动词的词汇意义(动作的状态)来分,动词又可分为两类
种类 | 用法 | |
---|---|---|
静态动词 | 表示情感、内心活动、感觉和相互关系的动词,一般不用于进行时态。 | |
动态动词 | 延续性动词 | 表示行为或过程能持久地延续下去或能产生持久影响,能和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连用。 |
瞬间性动词 | 表示行为或过程是短暂的或瞬时结束,不能和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连用。 |
有的动词即可用作静态动词也可用作动态动词,只是含义不同。
2.4 根据动词的组成形式,可分为三类
- 单字动词。
- 短语动词。
- 动词短语。
短语动词是英语习语的一个重要类别,而动词短语是一种自由词组。一个是词类,一个是短语。有一个便捷的区分方法,即看两者在定语从句中可不可以拆开,可以拆开的是动词短语,不能拆开的便是短语动词。
2.5 英语动词按照其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的构成方式又可分为两类
- 规则动词:指过去式和过去分词按照一定规则变化的动词,即由词尾加-ed构成,如果词尾有e,则只加d。
- 不规则动词:英语单词由动词原形转变为过去式和过去分词时不按词尾加-ed的变化规则叫作不规则动词。不规则动词的变化因词而异。
3 实义动词
实义动词,又称行为动词,是指在句中有实际含义,表示行为、动作或状态的词。实义动词意思完整,能独立用作谓语。
3.1 分类
- 及物动词。指后面可以直接跟宾语,且必须跟宾语意义才完整的实义动词。
- 不及物动词。指本身意义完整,后面不需跟宾语的实义动词。其后若要跟宾语必须加上介词。
- 特殊实义动词。有不少实义动词可以兼作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这样的动词又有几种不同的情况。1、兼作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时,意义不变。2、兼作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时,意义有所改变。3、有些动词通常都用作及物动词,但有时宾语省略(从上下文可以看出),这时也就成了不及物动词。4、有些实义动词接宾语时就是及物动词,接介词短语时就是不及物动词。
3.2 用法
实义动词的用法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3.2.1 及物动词用法
及物动词后面必须跟宾语。可以用于“主 + 谓 + 宾”,“主 + 谓 + 双宾”以及“主 + 谓 + 宾 + 宾补”的结构。
3.2.2 不及物动词用法
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跟宾语,只能用于“主 + 谓”的结构。
3.2.3 与汉语的比较用法
有时英语动词的及物和不及物的用法,与汉语的用法不一样。
- 有时动词在英语里只能用作不及物动词,在汉语里则可用作及物动词,英语里这些动词后面常接介词。
- 有的动词在英语里能用作及物动词,而在汉语里则不能用作及物动词。
3.2.4 实义动词的变化形式及其用法
实义动词大致有四种形式:现在式(do/does)、过去式(did)、过去分词式(done)以及现在分词式(doing)。
3.2.4.1 现在式(do/does)
- 现在式。在一般现在时中,当主语是第一、第二人称单数以及所有的人称复数和名词的复数时,实义动词用原形。
- 在一般现在时中,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或单数名词时,实义动词用第三人称单数。
3.2.4.2 过去式(did)
用于一般过去时中:主语 + 动词过去式 + 其他。
3.2.4.3 过去分词式(done)
用于现在完成时或过去完成时中:主语 + have/has/had + 动词过去分词 + 其他。
3.2.4.4 现在分词式(doing)
用于表示主动的或进行的动作。
- 现在分词一般式doing:用于表示分词的动作和谓语动作同时或几乎同时发生;或是谓语动作发生时,分词的动作正在发生过程中。
- 现在分词的完成式having done;用于表示分词的动作发生在谓语动作之前。
3.3 含有实义动词的句型转换
由于实义动词所在的句子中一般不存在be动词,因此,含有实义动词的肯定句在变成否定句或疑问句时,不能用be动词,也不能直接在动词上变,而是要借助另一类动词:助动词do、does。
- 变化步骤:1、找实义动词,想原形;2、看主语,选don’t/doesn’t;按公式结构变。
- 当含有and引导的短语在句中作谓语或宾语,在将这类句子变成否定句时,必须把and变为or。
3.3.1 肯定句变否定句
主语 + don’t/doesn’t + 动词原形 + 其他。
3.3.2 肯定句变一般疑问句
do/does + 主语 + 动词原形 + 其他。肯定回答:Yes, 主语 + do/does;否定回答:No, 主语 + don’t/doesn’t。
变化步骤:1、找出实义动词,并想出原形;2、根据主语的单复数选用do或does;3、按公式变。
3.3.3 肯定句变特殊疑问句
特殊疑问词 + 一般疑问句(do/does + 主语 + 动词原形 + 其他)。
变化步骤:1、弄清对什么提问,并选用相应的疑问词;2、根据主语的单复数选用do或does;3、找出实义动词及其相应原形;4、按公式变。
4 系动词
系动词,也称连系动词。其本身没有词义,但不能单独用作谓语,其后必须跟表语,以构成系表结构来说明主语的状况、性质、特征等情况。表语通常由名词、形容词或相当于名词或形容词的词或短语来充当,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系动词大致分为六类:状态系动词、持续系动词、表象系动词、感官系动词、变化系动词和终止系动词。
4.1 状态系动词
状态系动词用来表示主语的性质或状态,只有be一词。但这个词在不同的主语后面和不同的时态中有不同的形式:is, am, are, was, were, have/has been等。
- 表示主语的性质。
- 表示主语的状态。
- 系动词be后根据情况可自由地接不定式作表语。
4.2 持续系动词
这类动词加上一个名词或表示状态的形容词,用来表示主语继续或保持一种状态或态度。主要有keep(保持),remain(依然,保持),stay(保持),lie(呈…状态,置于),continue(继续,仍旧),rest(休息,静止)和stand(停滞,位于)等。
- keep: 意为“保持…状态”,后接形容词或介词短语,其后常接alive, awake, cheerful, silent, dry, well, fit, fine, close, clean, happy, firm, in one’s stand等词。
- remain: 意为“仍然存在…状态”,后接形容词、过去分词、名词或介词短语,强调某种状态前后无变化。
- stay: 意为“保持…状态”,后接形容词、分词。
表示“仍然处于原来的状态”时,remain和stay可以互换。
表示“需要设法才能保持某种状态”时,可用keep和stay。其后常接的形容词有calm, awake, young, clean, warm, fine等。
4.3 表象系动词
这类动词用起来表示“看起来像”这一概念,主要有seem, appear, look等词。
4.3.1 seem/look/appear用法辨析
这三个词都可表示“看起来像”,”似乎“的意思,其后均可接形容词、名词、不定式等,且有时可互换。但三者之间仍然存在区别。
- 含义上的区别。seem表示说话人主观上的判断,暗含有一定的根据,往往是接近事实的判断
- 后接不定式的问题。三者后均可接不定式,但look之后一般只限于to be(且较少见)。
- 后接介词like的问题。look, seem之后可接介词like,但appear后面一般不能。
- 用于进行时态的问题。appear和seem不用于进行时态,但look优势可这样用(尽管较少见)。
- 用于it开头的句子。三者均可用于it开头的句子,且三者之后均可接以as if或as though引导的从句,另外appear和seem之后还可接that引导的从句。为了避免重复,appear和seem后面接的从句有时也可用so, not代替。
- 在以there be开头的句子中,可以用seem和appear,而不用look。
4.4 感官系动词
指与人体五种感官功能相关的动词,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特征、性质或状态。常见的感官系动词有:look(看起来),sound(听起来),smell(闻起来),taste(尝起来),feel(摸起来/感到)等。
- 作为连系动词,其意思分别为“看起来/听起来/闻起来/尝起来/摸起来”,其后接形容词作表语,说明主语所处的状态。除look之外,其他几个动词的主语往往是物,而不是人。
- 这些词通常以被感觉的东西作主语,虽有被动意味,但不用被动语态。通常以主动表被动。
- 这些词后均可接介词like;另外,taste和smell后还可接介词of,表示“有…的味道”。
- 作为系动词,它们一般只用于一般现在时或过去时,而不用于进行时。但feel例外。feel在表示“某物体给人的感觉”时,只用一般现在时或过去时;而在表示“主语自身的感觉”时,则可以用于各种时态。
当look,sound,smell,taste和feel用作实义动词时,则可以用于进行时态。
4.5 变化系动词
变化系动词表示主语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常见的有:become, grow, turn, fall, get, go, come, run等。这类动词加上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的分词后,表示事物的发展状态。
这些含义大致相同,都表示“表”“变得”的意思,但用法上还是有些微差别。
变化系动词 | 用法 | 习惯搭配 |
---|---|---|
go | 多指朝坏的方面变化,也常与表示颜色的词连用。 | wrong, bad, mad, hungry, blind等。 |
turn | 表示动作、状态、品质、情感等抽象概念。 | 1、特殊用法,可接年龄和时间;2、接单词名词时,单数名词前不用冠词。 |
grow | 表成长、发展中的变化。 | strong, tall, thick, healthy等。 |
fall | 表示由动态到静态的转变。 | ill, sick, silent, asleep等。 |
come | 表事物的发展转向好的状态。 | all right, true, alive等。 |
run | 表发展的状态不是人们的希望的。 | dry, short, wild等。 |
get/become | 常用来指人或物的状态的变化。 | become接名词时,名词前要用冠词。 |
4.5.1 become/get用法辨析
- become和get主要指一个人暂时性的身心变化或永久性的自然变化(即:人的感情和身体变化)。
- become和get还可用于指天气的变化和社会的趋势。
- become指变化的结果好坏皆可,语气正式,且不能用于将来时态,强调结果;get后可接形容词、分词和介词短语。
4.5.2 go/come用法辨析
- go和come表示变化时,go主要指一种由强到弱或由好到坏的变化(可用于人或事物),come主要指向好的方面变化。
- 1、go接形容词通常表示结果,在个别搭配中也表示现状;2、go一般不与old,tired,ill等词连用,遇此情况时要用其他连系动词;3、go还可用于人或事物颜色的变色,与turn用法相同。
- come除表示向好的方面变化外,还有以下常见搭配值得注意:come untied解开,come loose变松,come undone松开。
4.5.3 grow/turn用法辨析
- grow主要表示逐渐变化,强调变化的过程。
- turn指改变特性、本质、状态等。还指到达或超过某一年龄或时间。
4.5.4 fall/run用法辨析
在表示“变得”的意思时,fall和run并不如其他几组词常见,用法也比较特殊。
- fall表示“(不知不觉地或突然地)进入…状态”,后常跟形容词、副词或介词短语等。
- run表示“变成,进入…状态”,其后接short, dry, low, deep等,主语多为能流动、能消耗掉的东西。
1、become, turn, go, get, fall后面能接名词作表语,其他词则不能。但turn和go后面的名词不带冠词。2、表变化的系动词用于进行时态时,表示逐渐的变化。
4.6 终止系动词
终止系动词表示主语已终止动作,主要有prove, turn out, 表达“证实,变成”之意。
- prove: “结果是,证明是”,且它所表示的结果是与预期相一致的。作为系动词,它是不及物动词,且只能用主动形式,无被动。且后常接形容词、名词、不定式作表语,基本句型为:prove sb./sth. (to be) + adj./n。
- turn out: :结果是,被证明是“,它所表示的结果是与预期相反的,多用于过去时态。其用法为:(物作主语) + turn out + that从句/(to be) + adj.(n.)。
4.7 使用系动词时应注意的问题
所有系动词都不用于被动语态中,且除“变化”类的fall和feel以外的系动词都不用于进行时态中。
系动词可接过去分词作表语,相当于被动语态。
系动词后可跟不定式to do/to be。常见的有remain, seem, appear, prove等。come, get, grow后可接不定式表示变化过程,其中come加不定式表示“最终变得”,get加不定式表示“由不…变得”,而grow加不定式表示“渐渐变得”。
5 情态动词
情态动词(model verbs)指本身有一定的词义、表示语气的单词。它用在行为动词之前,表示说话人对这一动作或状态的看法或主观设想。情态动词数量不多,但用途广泛,主要有:can/could, may/might, will/would, shall/should, must, need, ought to, dare等。
5.1 情态动词的语法特征
- 情态动词有一定的意义,只表示期待或估计某事的发生,不能表示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情。
- 情态动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其后要加动词一起构成谓语。
- 情态动词没有人称、数的变化,但有些情态动词,如can, will也有一般式和过去式的变化。
- 情态动词除ought和have外,后面只能接动词原形。
5.2 情态动词的用法
5.2.1 can/could的用法
- 表示具备某种能力。could表示过去的能力。注意:be able to与can (could)的区别;1、can表示能力时意味着凭体力或南里或技术等可以无阻力地去做某事;而be able to表示某人通过努力克服困难才能做成某事,此时不能用can。
- can只有一半现在时和一半过去时(could),而be able to则有更多的时态形式(在将来时、完成时以及非谓语动词中也应该用be albe to)。
- 表示请求、允许。意为“可以”。表示允许请求(即请求别人允许自己做某事)时两者均可用,此时的could并不表示过去,而是表示一种委婉的预期;表示给予允许(即自己允许别人做某事)时,英语中习惯用can,而不用could。
- 表示客观可能性(客观原因形成的能力)。
- 表示推翻(惊讶、怀疑、不相信的态度),常用于疑问句、否定句和感叹句中。can或could的否定形式构成的习惯短语。
5.2.2 may/might的用法
- 表示请求、允许。1、表示请求允许(即请求别人允许自己做某事)时,两者都可用,只是might表示的预期较委婉(但并不表示过去)。否定回答时要用can’t或mustn’t,表示“不可以,禁止”。注意:用May I…?征询对方许可时比较正式和客气;而Can I…?在口语中较为常见。表示给予允许(即自己允许别人做某事)时,只能用may而不能用might。
- 表示推测。表示说话人的猜测,表示“也许,可能”时,两者都可用,只是might比may预期更不确定,表示的可能性更小。该用法通常用于肯定句和否定句中。注意:may not与can not的区别:may not表示推测,意为“可能不”,而can not则表示“不可能”。
- 表示祝愿。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may可用来表示祝愿,常用于祈使句中,固定句型为“May + 主语 + 动词原形”。注意:与may/might构成的固定搭配:1、May/might well + 动词原形:完全可能,有充分的理由可以(=be very likely to…)。2、May/might(just) as well + 动词原形:最好,不妨,倒不如。如:There’s nothing to do,so I may/might as well go to bed.
- Might as well have done: 还不如。
5.2.3 must的用法
- 表示必须、必要。在回答must引出的问句时,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不能用mustn’t(禁止,不准)来回答,而要用needn’t或don’t have to(表示“不必”)。注意:在表达“必须”的含义时,must也可用have to代替。但两者之间存在些微差别:must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意志,强调现在或将来的义务,且只有一般现在时;而have to多表客观需要,强调过去的义务,且能用于更多的时态形式。
- 表示推测。1、must表示对某人某事的猜测,意为“准是,一定”。对现在情况作推测,后接动词的原形;对现在正在发生或进行的情况作推测,后接动词的进行式;对一直在进行的情况作推测,后接动词的完成进行式;对过去已发生的情况作推测,后接动词完成式。2、must在表推测时通常只用于肯定句,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不要用can(could)代之。3、在表示推测用于反意疑问句时,反意疑问句的助动词不能用must,而要根据其后动词的形式来决定。
- 表示必然结果。
- 表示一种与说话人愿望相反、不耐烦的感情色彩,可译为“一定要,偏偏,非要”。
5.2.4 shall/should的用法
5.2.4.1 shall
- shall用在陈述句中。1、用于第一人称,单纯表示将来,意为“将要,会”。2、用于第二、第三人称,表示允诺、警告、威胁、命令等。3、用于所有人称,表示规章、法令、预言、意为“必须”。
- shall用在疑问句中。在疑问句中,shall用于第一、三人称,表示请求或询问对方意见。
5.2.4.2 should
- 表示义务或责任,意为“应该”。
- 表示建议或劝告,意为“应该”。
- 表示谦逊、委婉而郑重的说法,用于第一人称,意为“想”。
- 表示征求意见,主要用于第一人称的疑问句形式,与Shall I(we)…?的用法相似。
- 表示推测,意为“应该,可能”。
构成 | 用法 |
---|---|
should + 动词原形 | 表示对现在或将来情况的推测 |
should + 动词进行式 | 表示对正在发生的情况的推测 |
should + 动词完成式 | 表示对过去情况的推测 |
should + 完成进行式 | 表示“应当一直在” |
- 用于疑问句中表示说话人对某事不能理解、惋惜、感到惊讶或意外,意为“竟然,竟会”,有时也用于陈述句中。
- 用在if引导的条件从句中,表示一件事听起来可能性很小,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相当于“万一”的意思。
5.2.5 will/would的用法
- 表示意愿、决心。
- 表示征求意见。表示征求意见或提出请求。主要用于第二人称的疑问句中,will和would均可用,would此时并不表示过去,而表示委婉预期。
- 表示习惯、经常性、倾向性。will表示现在的习惯或倾向,would表示过去反复发生的动作或某种倾向。注意:表示过去经常性或习惯性的动作或状态,还可以用“used to + 动词原因”结构。would与used to都有“过去常常”之意,但二者之间仍有区别:1、used to表示过去经常性或习惯性的动作或状态现在已结束,而would则表示这种习惯有可能继续存在或再次发生。2、would表示反复发生的动作,如动作不具反复性,则不能用would,只能用used to。3、used to可指过去的状态或情况,would则不能。4、表示估计和猜想。will表示对想在或将来事物的预料,而would表示对过去或现在的预料,语气较为委婉,意为“想必,大概”。5、表示功能、性质。6、表示命令(说话者确定命令一定会得到执行)或允诺等。7、可用于祈使句的附加疑问句(反意疑问句),此时would比will语气委婉。注意:与would构成固定搭配的短语;
5.2.6 ought to的用法
- 表示义务和责任,意为“应该”。
- 表示建议或劝告,意为“应该”。
- 表示推断,意为”应该,可能”。
构成 | 用法 |
---|---|
ought to + 动词原形 | 表示对现在或将来情况的推测 |
ought to + 动词进行式 | 表示对正在发生的情况的推测 |
ought to + 动词完成式 | 表示对过去情况的推测 |
ought to + 完成进行式 | 表示“应当一直在” |
- 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在否定式中用ought not或oughtn’t,在疑问句中将ought提到主语之前。
注意ought to与should的用法区别:一般来说,二者可替换,只是ought to语气稍微严重些。
- 表示因责任、义务等或表示处于法令规则,行为准则、道德责任等客观情况该做的事时,常用ought to;而should则含有个人意见,强调主观看法。
- 在公告、须知或条例中,处于礼貌,常用should。
注意:习惯说法“I dare say”用于肯定句中,并不一定译为“我敢说”,它所表示的是一种不肯定的预期,常译为“很可能”“大概”“我想”等,有时作繁育。
5.2.7 dare的用法
- 用作情态动词,意为“敢”,其后接动词原形,通常用于否定句、疑问句或条件从句中。
- 用作实义动词,译为“敢于”,有人称、时态和数的变化(一般不用于进行时),可用于各类句型,其后多接带to的不定式,有时to也可省去(尤其是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
- dare的过去式问题。情态动词dare可以有过去式dared,但也可以直接用dare表示过去式,或后接动词完成式。
5.2.8 need的用法
- 用作情态动词,意为“必要“”必须“,其后接动词原形,通常只用于否定句、疑问句以及if或whether等引导的条件从句之后。否定形式为needn’t。
注意:对以need开头的疑问句的否定回答可用need’t或don’t have to. 但是肯定回答却不能用need,应根据具体情况改用其他表达,如左例中的must。
- 用作实义动词,意为“需要”,有人称、时态和数的变化,常和不定式连用。其否定形式为don’t need to。
- need后接进行时的用法。need + 动词进行式,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情态动词的一个重要用法就是表示推测。按推测语气从强到弱:must(一定)->will/would(很有可能)->ought to/should(应该,很有可能)->can/could(可能)->may/might(可能)。
情态动词 | 使用场合 | 对将来 | 对现在 | 对过去 |
---|---|---|---|---|
must:表肯定的推测 | 肯定句 | +V.原形 常见must be | +V.原形 be doing | +have done |
may/might: 表可能的推测 | 肯定句 | +V.原形 | +V.原形 +be doing | +have done |
may/might not | 表否定的推测 | 否定句 | +V.原形 | +V.原形 +be doing |
can/could | 表否定的推测 | 否定句 | +V.原形 | +V.原形 +be doing |
can/could: 表疑问的推测 | 疑问句 | +V.原形 | +V.原形 +be doing | +have done |
情态动词 + have done的用法有两种含义:
- 对过去情况的推测。由于表猜测的情态动词 + have done构成。上表已经提到。
- 表过去事实的主观设想,多用于虚拟语气。有轻微的责备、后悔之意。
情态动词 +have done | 用法 |
---|---|
must have done | 对过去进行推测,表“想必”“准是、一定做了“。 |
can have done can’t have done | 用于疑问句、否定句中,表“怀疑和不肯定”。 |
could have done could’t have done | 肯定表示“本可以做但没有做”;否定表示“不可能做了…”。 |
would have done | 意为“本来会…但却没有”。 |
might have done | 表“本来应该或可以做某事的(但却没有)”。 |
should/ought to have done | 肯定表“本应该做某事而实际没做”; |
shouldn’t/oughtn’t | 否定表“本来应该做某事但却做了”。 |
needn’t have done | 表示“不需要做某事但却做了”。 |
构成 | 用法 |
---|---|
had better have done | 表示“当时做了某事就好了”,其否定句表相反的含义。 |
would rather | 表示“宁愿当时做了某事”,其否定句表相反的含义。两者都有“后悔”之意。 |
would like/love to have done | 表示“本来愿意做某事,但未做成”。 |
一些固定词组也起着与情态动词一样的作用。
6 助动词
6.1 定义
协助主要动词构成谓语的词叫作助动词(Auxiliary Verb)。助动词用来构成时态、语态、语气、否定和疑问句等结构。它本身具有语法意义,但没有词汇意义,不可单独作谓语。
最常见的助动词有:be, have, has, do, does, shall, did, will, should, sould等,其中基本助动词有三个:be, do和have。
6.2 助动词的语法功能
助动词协助主要动词实现以下功能:
- 表示时态。
- 表示语态。
- 构成疑问句。
- 与否定副词not合用,构成否定句。
- 加强语气。
6.3助动词的具体用法
助动词be的用法,助动词be的主要变化形式有:is, am, are, was, were, have/has, been等。
- be + 现在分词,构成各种进行时态。
- be + 过去分词,构成被动语态。
- be + 动词不定式。1、表示最近、未来的计划或安排。2、表示命令。3、表示征求意见。4、相约、商定。
be动词作为动词时,句子里就不能再有别的动词;而当be作为助动词时,它只起辅助作用,一定要与其他动词同时出现以构成谓语。
6.4 助动词have的用法
助动词have的主要变化形式有has, had, having等。
- have + 过去分词,构成完成时态。
- have + been + 现在分词,构成完成进行时(现在完成时)。
- have + been + 过去分词,构成完成时态的被动语态。
- have的惯用句式:had better + V.原形。本句式是固定句式,不能将had换成have或has,用于表达建议或劝告,言外之意是“若不这样就不好或会有不良后果”。
- have与to连用表示义务,句型为have/has/had to + V.原形。
注意:have除了用作助动词外,还可用作实义动词,表示“有”“吃(晚餐等)“”举办(聚会等)“等意思,它还常与其他名词或动词一起构成特殊句式。
- ”have + 名词或代词 + 动词原形“表示”让某人做某事“。
- “hava + 动词或代词 + 过去分词”表示“使某事被做成”(往往不是自己做)。
6.5 助动词do的用法
助动词do的主要变化形式有:did, done, does, doing等。
- 用于帮助实义动词构成一般疑问句。
- do + not构成否定句。
- 构成否定祈使句。
- 放在动词原形前,用以加强该动词的语气,表示“的确”“真的”之意。
- 用于倒装句。
注意:引导此类倒装句的副词有never, seldom, rarely, little, only, so等。
- 代替前面所适用的实义动词,以避免重复。
6.6 助动词shall, will的用法
- shall和will作为助动词可以与动词原形一起构成一般将来时,其中shall用于第一人称,will用于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有时也可用于第一人称)。
- shall和will的过去式should和would用作助动词时能够用来构成过去将来时。其中should用于第一人称,would用于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有时也可用于第一人称)。
- shall和will的五个用法规则。1、说或写都尽量使用I, you, he, she, we, they等的简缩形。2、当要表达主语的“意志”时,通常都用will。3、当说话者要把自己的“意志”表达或行驶出去,通常用shall(shall有命令的意味)。4、第一人称的问句要用shall。5、以shall开头的问句,答句就用shall的相应形式;已will开头的问句,答句就用will的相应形式。
注意:Let’s…开头的附加疑问句通常使用“…,shall we?”的形式。如:Let’s have a rest, shall we?我们休息一下,怎样?
6.6 半助动词
一般将来时除了使用助动词shall/will + 动词原形以为,也可以使用下面几种表达方式,它们也被称为半助动词:
- be going to + V…(即将会…;打算将…)
- be about to + V…(即将…,指紧接着要发生的动作)
- be + V-ing…(定于…,指接近的将来动作)
- be + to + V.(定于…,指预定的将来动作)
7 动词的变化形式
英语中,动词有五种形式,具体如下:
- 原形:即词汇表中所给单词的词形。
- 原形 + s(es):用于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
- 现在分词:用于各种进行时态,其词尾以“-ing”结尾。
- 过去式:用于各种过去时。其词尾有规则变化和不规则变化两种。
- 过去分词:用于各种完成时。其词尾同样分规则变化和不规则变化两种。
其中,原形是动词的基本形式,其他四种则是动词的变化形式。
7.1 现在时是第三人称单数动词的变化规则
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动词的词尾变化规则与名词复数词尾变化规则相似。
- 一般情况下,动词词尾直接加s。
- 7.1.2 以s, x, ch, sh, o等结尾的动词要加es。
- 7.1.3 以y结尾的动词要分为两大类。1、以“辅音字母 + y”结尾的动词,要去y加-ies。2、以“元音字母 + y”结尾的动词,直接加s。
7.2 动词的现在分词变化规则
- 一般情况下,动词词尾加-ing。
- 以不发音的e结尾的动词,去掉e后加-ing。
- 以-ie结尾的动词,要先变ie为y,再加-ing
- 动词结尾为“元音 + l/r“并为重读音节时,常重复词尾后再加-ing。
- “辅元辅”结尾的动词,先双写最后一个辅音字母后再加-ing。
注意:travel的现在分词可双写l,也可不双写变成traveling。
7.3 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及过去分词变化形式
- 一般情况下,动词词尾直接加-ed。
- 以e结尾的动词,动词后直接加d。
- 以y结尾的动词要分两大类:1、以“辅音字母 + y”结尾的动词,要去y加-ied。2、以“元音字母 + y”结尾的动词,直接加-ed。
- 动词词尾为“原因 + l/r”并为重读音节时,常双写词尾后再加-ed。
- 以“辅元辅”结尾的动词,先双写最后一个辅音字母后再加-ed。
7.4 不规则动词的变化形式(过去式和过去分词)
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 动词原形、过去式和过去分词三者同形。
- 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同形。
- 去式和过去分词含有-aught。
- 过去式、过去分词含有-ought。
- 过去式、过去分词的-t替换动词原形中的-d。
- 过去式、过去分词在动词原形词尾加-t/-d/-ed。
- 过去式、过去分词改为-ept。
- 过去式、过去分词改为-elt。
- 过去式、过去分词改为-aid。
- 过去式、过去分词改为-old。
- 过去式、过去分词改为-ood。
- 其他变化。
- 动词原形与过去分词同形。
- 动词原形与过去式同形。
- 过去分词有两种形式。
- 过去式和过去分词都有两种形式。
- 动词原形、过去式、过去分词三者形式都不同。
- 动词原形的重读元音是字母i的过去式,要变成a,过去分词要变成u。
- 过去分词在过去式或动词原形后加n的
- 词尾变化部分相同的。
- 其他变化
8 短语动词
有些动词经常与介词、副词等其他此类形式构成固定搭配,此类短语称为短语动词。
8.1 构成
- 系动词 + 形容词 + 介词。此种结构相当于及物动词,其后可跟宾语、表示状态。
- 系动词 + 介词短语。此种结构相当于系表结构,表示状态。
- 动词 + 介词。此种结构相当于及物动词,其后可跟宾语。
- 动词 + 副词。
- 相当于不及物动词,其后不直接跟宾语。注意:1、这类短语动词一般都可以构成别动语态。2、如果“动词 + 副词”短语的宾语时it,them,me等人称代词或反身代词,需放在动词和副词之间。如果宾语时名词,既可放在中间也可放在副词之后。
- 相当于及物动词,其后直接跟宾语。
- 动词 + 副词 + 介词。此种结构相当于及物动词,其后可跟宾语。
- 动词 + 名词 + 介词。此种结构也相当于及物动词,其后可跟宾语。
- 其他类型。
- 动词 + 副词 + 名词 + 介词,表示及物。
- 动词 + 副词 + 名词,表示及物。
- 动词 + 名词,表示不及物。
8.2 变化特征
- 搭配变化。get一词可分别于不同的词搭配,其中get on和get along with都表示“相处”的意思,但get on相当于不及物动词,其后不接宾语;而get along with相当于及物动词,后面可以跟宾语。动词come可分别于不同的词搭配组成短语动词,既可表示及物动词,也可表示不及物动词。
- 词义变化。1、take off;2、pass off。动词take和pass后面都可接介词off,但take off和pass off的含义完全不同,且take off和pass off本身也有多重不同的含义。